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 热点 >正文
理解你的情绪

2023-07-11 08:00:57     来源 : 互联网

「配图摄影 by 辉友jay」

我们对待情绪一般有两种态度:1、忽视;2、污名化。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,则是相反的一面:即我们必须重视情绪,而且情绪不存在好与坏。

解释一下:所谓忽视是指我们在日常很少关注情绪,至少不像关注知识、智商、情商那样关注我们的情绪。或许这些并非同类的概念,但因为情绪很少像其它词汇、概念那样被高频的提及,也很少被深刻的讨论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当我们不得不涉及情绪话题时,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情绪「污名化」,即提到情绪,头脑中马上想到的是「负面」。比如我们经常用如下的表述:

这个人太情绪化他很难摆脱情绪的困扰他内心充满了负面的情绪(很少有「正面情绪」的表述)

甚至那些看似积极的表述,其背后也充满了对情绪的负面印象,仿佛情绪一般都是不稳定的,情绪一般是失控的。

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掌控情绪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人

此外,在我们谈到具体情绪时,经常想到的是:焦虑、抑郁、烦躁、伤心、痛苦等等。很少会有人想到:平静、开心、喜悦等.

但其实,所谓情绪(emotion)只是我们身体的一种特定反应,特定的情绪就是一种特定的状态,甚至一般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恐慌、焦虑、抑郁、伤心等「负面情绪」,其实也只是一种特定的情绪而已,只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些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,所以冠以「负面情绪」。其实它们可能的确会对健康产生影响,但如果能正确理解,并且加以引导纾解,反倒可能成为人生的财富 —— 就像我从35岁的焦虑中收获「三种收入模式」,并且在40岁开始不再依赖工资生活一样 —— 若没有35岁时持续一年多的焦虑,如今的一切其实是不可想象的。

因此在我看来,情绪应该被充分重视,而且具体的情绪无所谓好坏,甚至每个人的情绪风格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。我们需要的是充分地重视情绪、理解情绪,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调节情绪。

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的情绪都可以按照模型量化,根据评分,就可以知道自己的「情绪风格评分」。你可以用「情绪风格评分」为切入点,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绪风格,理解每个维度的利与弊,并且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,做出调整。

理查德·戴维森的情绪风格模型分为六个维度,分别是情绪调整能力、生活态度、社交直觉、自我觉察能力、情境敏感性和专注力。他在书中做出了详细的解读。下图是作者本人的情绪风格评分,我自己的评分在文末的语音中谈到了。

很多人都试图谈论情绪,谈论情绪的影响,谈论我们该如何应对情绪带来的身心反应。但是很少有人能对情绪建模,并且用这种模型去量化的考量情绪。我们都知道,但并不愿意承认一个事实:如果对一件事,我们无法量化,我们就很难提升。难怪约翰·杜尔《这就是OKR》一书的英文名字,其实是「Measure What Matters」,即约翰·杜尔认为,所谓OKR,其实质无非是「识别什么最关键,并且不断的去衡量那些最关键的要素」。

我看了那么多有关情绪的书,这是能对情绪建模的第一本书。这本书在微信读书上的评分并不高,看的人也不多(相比于那些有数万甚至数十万阅读量的有关情绪的「畅销书」)但在我看来,由于作者深厚的学术背景,这本书的含金量非常高。

而且因为作者躬身入局,亲自尝试并且用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「正念冥想」,所以这本书中关于冥想的篇幅也更具有说服力。

这也再次印证我选书的一个模式:相比于书籍的销量,我更在意的是书籍的作者。作者决定了书籍的质量。我最喜欢的作者一般都具有两个特点:第一是专业性;第二是同理心。专业性是指他在相关领域有深度研究,而不只是用畅销书的写法收集整理信息;而同理心指的是他最好是个实践者,能躬身入局,感同身受。其实所谓同理心,并不是培养出来的,而是相同的痛苦和煎熬造就的 —— 不理解这一点,就不理解同理心的实质。比如微软的CEO萨提亚在《刷新》一书中提到同理心在「再造微软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。其实想想看,如果萨提亚不是第一代移民,如果萨提亚的孩子没有身患重病,萨提亚不会对很多事情有如此深刻的同理心。

很多人反馈本书「难读」,但难读一般不是作者的问题,而是读者的问题。作为读者,只有这样考虑问题,才能顺利地阅读一本你必须阅读的好书 —— 我就是这样安慰自己的。比如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一书,我就反复读了几年,每年读一两遍,最终才读懂。

对于本书,我有独特的阅读方法。即先评测自己的情绪风格,再依据书中内容解读自己的情绪风格,了解利弊与对应的措施。起初在评测自己的情绪风格时,我以为除了「专注力」稍差之外,其他都得了「很好」的分数。但这本书纠正了我的想法:其实情绪风格无所谓好与坏,每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低只代表你的一种倾向。这种倾向有好也有坏,你需要全面理解,并且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应对。

比如在「自我觉察能力」维度,我自认为得分很高。但是看完本书才发现,这一特点具有双重作用,一方面的确因为敏感获得了很多「财富」,但也因为敏感而多了很多烦恼。而如果被这些烦恼困扰,就要想办法去「应对」高敏感度。书中给出了两种方案,一个是认知行为疗法,另一个就是冥想。这与我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发现与实践不谋而合!但书中对原理的解读无疑更深入,更全面 —— 读到此处,我有一种觅得知音,豁然开朗的感受。我相信很多受困于自己情绪的朋友,也会有同样的感觉。

朱尔斯·埃文斯在《生活的哲学课》一书中提到:「苏格拉底哲学核心的乐观信息是,我们有能力治愈自己。我们可以省察我们的信念,选择去改变它们,而这将改变我们的情绪。这种能力是内在于我们的。我们不需要向教士、心理分析师或药理学家下跪,去祈求救赎。」

情绪对我们的人生影响甚大,而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,而这本书的出现,能给我们一把解读自己情绪的钥匙。任何治愈、任何改变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。因此,我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,尤其是对于「情绪」话题感兴趣的朋友。如果你想深入理解自己的情绪,与情绪和平共处,甚至是根据必要性来调节自己的情绪,请务必阅读这本《大脑的情绪生活》。

相关文章:困于情绪,会与理性擦肩而过上一篇:毕业5-10年这个阶段,该如何规划?

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使用《大脑的情绪生活》这本书,我特地在知识星球上录制了一段19分钟的音频「理解自己的情绪风格」,对这本书的整体做了解读。听完这段语音再去看书,会觉得更亲切,也会觉得更易阅读一些。

除此之外,今天想要分享刚刚录制的知识星球语音「关心自己的情绪健康」。

最近,我正在经历一次明显的情绪低落的过程。通过观察自己,也通过请教和阅读,我对于情绪健康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当今社会,每个人身上的压力都很大,都有大大小小的情绪问题,心理问题。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,其实从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出来。当问题发生时,我们不要忽略身心给出的信号。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。很多严重的问题,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日积月累而成的。我们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,就与自己的身体,精神有更密切的链接,不要等到它抱怨的时候才意识到它的存在。此外,我们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情绪能力,也不要低估自己的情绪需求。

如果你也经常为自己的情绪所困,不妨听听这篇语音,如果对你有启发,我会很开心。当然,我不是专业医师,必要时 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
收听方法:扫描下方二维码。

点击「阅读原文」

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

跟辉哥以及15000+辉友一起

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

(请续费会员也点击「阅读原文」完成续费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