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 热点 >正文
当前关注:得分最高的,被骂最多?浪姐一公怎么了?

2023-05-13 19:50:58     来源 : 舒心酱

聊一聊《乘风2023》一公。

谢娜组《龙拳》票数上半场最高。

但“龙拳 尬”“谢娜用力过猛”“刘雅瑟 油”等内容,讨论度一浪高过一浪。


【资料图】

俨然有“现场得分最高,但播出后被骂最凶”的架势。

来,我们从头说。

一,《龙拳》:讨巧模式的双刃剑。

舞台背景等各方面配置都不错,鼓声阵阵、烈焰灼灼,黑金点点、飞龙栩栩;

缺点是不能细看也不能认真听,挺尬的。

事实上,起初看谢娜选人,觉得她这一组画风最统一、配置也均衡。

有大vocal A-Lin,有四舍五入是真女团的曾可妮,有走中性帅气风的刘雅瑟。

谢娜争议很多,但她显然可以通过高强度突击中拿下一段舞蹈。

看完配置,就能清晰预设她们“国风+燃点”路线的打法走向。

但走向和具体呈现之间,还隔着千山万水,步步都可能走形。

A-Lin那段戏腔出来,水准在线,好听。

还有她不常展示的几分柔媚婉约。

柔而不弱、缠绵而不艳俗。

问题是这段太短。

对她个人而言不够发挥空间,对整首歌而言占比也很少。

(毕竟是多人舞台,要基本平均分配,演唱部分不能全是A-Lin的个人秀)

其他几位的单人rap,都很一言难尽。

个别段落,甚至是格外难听的程度。

另一个难点则是其中融入的武术动作,某些镜头中的谢娜,都是“没有功夫只好特别突出力气”的观感。

这个舞台特别需要力量感。

厚积薄发、举重若轻有数十年舞蹈或武术专业功底的力量感,和“现场纯强调特别用力”的力量感,观感很参差。

三个五人组舞台,《路灯下的小姑娘》垫底没啥毛病(舞台垫底、唱跳能力不足,不意味着每一位姐姐都不圈粉,这点下一part细说)。

隔壁的Problem,燃点情绪和带入氛围感都做得不错,完成度未必输《龙拳》。

而现场票数不及《龙拳》,可能是选曲本身的讨巧程度。

周杰伦的粉丝基础歌曲的传唱度自带的天然好感度,国风+燃点的双重讨巧因素,都属于“人(原唱)比舞台大”的类型。

对于龚琳娜和A-Lin这种级别的专业歌手而言,是“人驾驭歌”而非“歌托人”。

(四舍五入大概就是“人穿衣”和“衣穿人”的差异)

但对非唱跳专业的姐姐们来说,非常依靠曲目、舞台、编排等各种外在助力。

从选曲逻辑上说,谢娜很聪明,初舞台赢得主动权,在第一轮成功选到最有观众基础的、最有现场感染力的。

但讨巧与否只是小范畴的相对概念。

现场感受如何、讨巧与否,在更大范围的不同观看端、接受体验很可能截然不同。

不够硬核的“讨巧”,被评价所反噬也很正常。

二,Problem:显性隐性舒适区

这一组舞台中,Amber原本是标准舒适区。

她就是唱跳歌手,这首歌也是她的路数。

但她练习中受伤。

虽说带伤拼搏桥段如今已经不太能感动观众,但至少关于她的表达走向、呈现重点都很明确。

这一组里让我意外的是瞿颖和朱珠。

状态对,情绪也对。

很适合这首歌。

相比之下,Gina和李莎旻子,动作还是过于绵软乖巧。

练习阶段Amber对症下药给大家调整,或许她们有所转变、但最后依旧不太对味。

如果选择甜美可爱挂的舞台,可能更适合她们。

浪姐主打“乘风破浪”重视走出舒适区,第一层明面挑战是职业身份。

模特瞿颖、演员朱珠,来唱跳舞台。

第二层半明面挑战是惯常画风。

比如这首歌的酷的飒的不在乎的甚至有些蔑视的画风,对Gina和李莎旻子都是挑战。

她们原本未必有特别清晰的人设标签,但肯定不是这个路数。

第三层“人为障碍或意外挑战”,则是短时间拿下舞台或身体极限符合状态。

前一种对所有姐姐都适用:排练准备时间有限。

后一种比如这次的Amber受伤。

一整组看下来,她们这组在“走出舒适区”方面步子很大,虽然不是人人完美但有劲儿。

几个好笑的笑点,比如谢娜拉票时说龙傲天时朱珠一脸懵,瞿颖解释“一个小品”。

(此处应该@少爷和我:哈哈哈一个小品?)

Gina口音里时不常蹦出的东北味,还挺可爱。

李莎旻子拉票时甚至都开始说“工作生活顺利了”,感觉她马上都恨不得要给大家拜年了。

勇敢跨出去半步,大概率不能立刻到达光芒万丈的彼岸。

但有这开头的半步,才有未来所有的可能性。

三,《路灯下的小姑娘》:技能可以不专业、态度要专业

这一组目前是上半场最低分。

四位演员+一位歌手的配置,先天阵容就很不占优势。

而仅有的这位歌手徐怀钰,还被质疑舞蹈动作划水。

(肉眼可见她非常紧张)

贾静雯从第一集一进门就认下“五音不全”“听我唱歌是受难”等title,初舞台用高分精品剧作的滤镜、打情怀牌,一公已无情怀牌可用(选曲既定的情况下)。

但我倒挺喜欢贾静雯的表现。

不行就是不行,不会就是不会。

能学多少学多少,能练多久练多久。

一开始就满场拉着人求教,比如见缝插针找龚琳娜问如何控制气息等等。

人家数十年功力,她不会和武侠故事一样有“一句秘诀就能学到脱胎换骨地步”的奇迹。

但在学在努力乘风破浪的状态,观感舒适。

节目中,走出舒适区的困难和忐忑、怀疑和纠结,能让人共情“遇到困难时的自己”;

坦然面对短板,不逃避不灰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作风,也很能圈粉。

坊间盛传因为徐怀钰划水所以贾静雯特别生气。

但目前已播节目正片中并没有这一段。

对综艺节目而言,如此天然现成的争议桥段,完全放置一边不剪进正片,合理吗?

这一整集的练习室部分,从头到尾几乎是全员顺撇的夸夸夸模式。

(一改从前争议型看点模式,或许只是将争议内容往后延置了?)

《浪姐》的底层逻辑,残酷,又有偶然性和非限定性。

非专业人员跨界和专业人员组队、同台竞技;专业性、综合因素、综艺看点等等元素,在瞬息万变的局势里镜花水月一般来回变动,难参透。

但一步步“花笨功夫的聪明人”,大概更有机会拥抱好运吧。

四,《花海》:散装聊天的整装情绪。

老龚和小美这一组,毫无疑问是一公上半场、全场唱得最好的。

唱功最好,情绪表达也最顺畅。

舞台上这首歌,对龚琳娜来说,无需几成功力,除却日语唱段发言大概全在舒适区。

(可能粉红色也不是舒适区?)

两位都是美的,但隐隐有点锦衣夜行、更多能量在水下。

拉票环节美依礼芽介绍自己时发音是“美依礼啊”,黄晓明还当场学了一遍。

她初舞台之后“血洗B站”的二次元粉们血洗投票结果,“给内娱亿点点二次元的震撼”。

顺着这个思路,应该考虑的问题大概是“如何消弭二次元受众和三次元节目的次元壁”。

而浪姐直接来了一波走心局。

(从录制时间看,这一段早在乘风第一期正片播出之前,也就是说和小美人气爆棚无关;当然是否剪入正片中大抵会和人气有关)

二人聊天,词汇逐渐散装。

日常用语组问题不大,要不要喝茶等部分、基本顺畅。

越往走心局越往深聊,聊天词汇越“散装”。

(“我strong”都说出来了,可可爱爱的)

大量依靠肢体语言和神情。

但,不够顺畅的语言隔阂,并不影响情绪表达的流畅和真挚。

龚琳娜说此前一直穿红色不穿粉色,她被认为是不够漂亮的、是不适合粉色的。

二人一度磕磕巴巴聊出深夜泪眼两朦胧既视感。

语言有鸿沟,次元壁有界限,但情感没有啊。

期待后续~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精彩放送

X 关闭

X 关闭